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

实时资讯

实时资讯

无锡市:对CMMM评估为5级、4级、3级、2级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

  • 千石科技
  • 无锡市人民政府
  • 2022-08-03 13:52:14

近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称:无锡市大力开展智能制造能力评估。依据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项国家标准,逐步开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对标自诊断,研究并发布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强化标准宣贯和应用推广,激励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档升级,对通过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且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根据认定等级AAA、AA、A分别一次性给予50、30、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五级、四级、三级、二级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本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具体内容快随着千石科技来看看吧!

政策专人免费指导电话:023-67539092

无锡市:对CMMM评估为5级、4级、3级、2级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jpeg

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

为加快无锡高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数转智变”)步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根据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锡委发〔2021〕59 号)、无锡市工信局《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锡工信发〔2021〕43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提出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纵深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将无锡高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发展高地,持续擦亮“高新智造”品牌成色。

二、工作目标

2025年,全区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协同成为主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新技术融合程度进一步深化,全区智能制造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加快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

主要目标如下:

(一)智能制造示范集聚地

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工作,完成对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全覆盖,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方阵,依托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打造高成熟度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指数全国领先。

(二)新技术创新策源地

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一批广泛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区块链、VR/AR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项目。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新技术融合应用群体不断壮大。

(三)公共服务先行地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带动上下游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同步提升,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解决方案输出地

发挥高新区物联网产业新高地优势,推动物联网企业延伸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不断推进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进一步提升高新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

三、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无锡高新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经营、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四、主要内容

(一)地标产业领航工程

紧盯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地标性产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开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区块链、VR/AR等新技术在典型场景、环节、层面的应用,探索形成一批“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等智能场景,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对在车间、工厂建设中优先引入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产品,且相关投入超过100万元的示范项目,按企业采购相关技术和产品金额的20%给予补助,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

(二)数字化赋能转型工程

1.开展“数转智变”对标诊断服务

持续发挥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的引领作用,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资源与企业深度对接,根据企业数字化所处阶段、瓶颈问题、转型需求,建立“一企一档”,找准企业需求,“一企一策”精准实施“数转智变”服务,带动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搭建“数转智变”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推进数转智变提供集成式全天候在线服务,促进供需服务对接合作,形成地区智能制造水平分析评估。全区每年为企业提供不少于200次免费诊断及顾问咨询服务。

2.促进标杆制造业服务能力输出

大力培育数字技术服务主体,积极培育数字工程服务公司,鼓励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剥离数字技术服务部门,成立独立对外服务的技术输出服务公司。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面向区内工业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服务。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3000万元且社保人数超过20人的智能制造服务机构,按照主营业务收入的3%给予支持,主营业务和社保人数同比增长均达到30%的,可继续享受支持,支持时限最长3年,累计最高1000万元,支持额度不超过该企业的地方贡献。

3.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

积极发展面向特定行业且独立经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的优秀服务平台。对服务企业数不少于50家、连接不少于5000台特定行业工业设备(离散行业)或不少于10000个特定行业工艺流程数据采集点(流程行业)、提供不少于20个特定行业工业APP的平台,经第三方测评后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对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平台类),按照双跨类、行业级/区域级和供应链类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试点示范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奖励。

4.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作

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对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二级节点建设单位,一次性给予300万元的奖励;对年度标识解析量首次达3000万次、1亿次以上的二级节点主体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对在标识解析领域共性标准、关键技术等取得突破的项目,按照不超过研发投资额10%的比例给予研发奖励,单个项目一次性给予奖励金额最高100万元。

5.合力培育“数转智变”解决方案

重点聚焦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等设立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一站式服务。以线上平台运营和线下深度服务的方式高质量开展咨询诊断、方案设计、监理评估等工作,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研究制定简便易行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对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市级数字化优秀服务商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入选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并认定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鼓励服务商做大做强,对入围市级及以上优秀服务商,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于本区工业企业,覆盖咨询诊断、集成服务等必要环节,单个合同额超过100万元的项目给予合同额20%的补助,单个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

6.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

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及研发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和联合研究机构。鼓励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商、服务商等联合申报国家、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对入选国家或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的,分别一次性给予牵头单位3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对引进培育的重大智能制造服务机构(平台)、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政策扶持。

(三)智能化变革升级工程

1.开展智能制造能力评估

依据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项国家标准,逐步开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对标自诊断,研究并发布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强化标准宣贯和应用推广,激励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档升级,对通过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且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根据认定等级AAA、AA、A分别一次性给予50、30、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五级、四级、三级、二级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

2.分档提速智能化改造

鼓励工业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管控和安全环保水平,对生产设施、工艺流程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对于当年度智能化(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投入3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按投入额的12%-15%进行奖补,最高1000万元。

智能化改造项目的资助标准为:实施资助项目后,根据项目实施单位智能制造能力所达到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评价等级,实行分级资助:评价等级达到四级及以上的,按当年度智能化投入的15%给予资助;评价等级达到三级的,按当年度智能化投入的13%给予资助;评价等级达到二级的,按当年度智能化投入的12%给予资助。企业当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与智能化改造奖补资金采用就高不重复原则。

3.加强标杆示范创建

加大“数转智变”培育力度,创建一批标杆企业。对新认定的灯塔工厂、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奖励;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80万元的奖励;被认定为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新通过省星级上云认定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四)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1.引育数字工匠

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数字人才,在“飞凤人才计划”中予以优先支持。鼓励产教深度融合,协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对经审议并通过主管单位备案的实训基地,给予基地软硬件等设备总投入的30%资助,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对参加区内提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企事业单位牵头组织的智能制造紧缺型技术人才培训,并取得行业或权威学会认可的相应证书的,一次性给予3000元/人的补贴。

2.创新产融合作

鼓励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数转智变”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探索先改造后收益等运营模式。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创新“工业互联网+产融合作”模式,运用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技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3.产业生态保障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智能制造发达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国家级行业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通过资助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举办符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论坛、学术会议、会展、大赛、产学研等活动。经区工信局备案审核,给予实际费用的30%且不超过50万元的支持。经区政府批准的重大产业活动可提高至100%。

4.引育创新载体

支持工业企业结合自身技术和需求,组建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总额的20%给予支持,一次性给予最高500万元。对获得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的奖励。

五、政策执行

1.“一事一议”项目如需兑现本意见相关政策,须在签订协议中统一注明,同一项目不重复享受。

2.本政策按《科技及产业扶持领域区与园街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由区街两级财政共同承担。与市级以上政策重合部分,在市奖励基础上进行提标补差。

3.本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原政策《关于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锡新发〔2019〕15号)文件同时废止。

本文转自于无锡市人民政府